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
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釐。
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
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
棠阴亦蔽芾,载歌南国诗。
饯别李仲正府推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饯别李仲正府推二首·其一”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陈镒(约1290年—1345年),字伯阳,号栝山子,浙江仁和人。元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与虞集、杨载等并称“元诗四大家”。陈镒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歌原文:
栝山峻而高,栝水清且漪。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厘。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棠阴亦蔽芾,载歌南国诗。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深厚感情。“栝山峻而高”,用“峻”字突出了栝山的高峻陡峭;“栝水清且漪”,则用“清”与“漪”形容水流之清澈见底。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风俗民情的喜爱:“眷此山水郡,民俗易保厘。”这里的“眷”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眷恋之情。紧接着,诗人赞扬了官府的清明公正:“府君来司刑,明清如伯尼。”这里的“明清”可能是指官吏的清廉正直。最后两句“坐使狱讼空,青草满圜扉”进一步强调了官员们的到来使得当地的司法公正得到了保障,百姓生活安宁,社会秩序井然。最后一句“棠阴亦蔽芾”,以棠树的茂盛比喻当地居民的生活富裕和文化繁荣。“载歌南国诗”则表明当地的文化氛围浓厚,人们乐于吟唱南方的诗歌,体现了一种和谐的文化生活状态。
《饯别李仲正府推二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值得每一个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