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
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
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
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
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
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
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
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
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逃离与朋友相聚的不舍之情。诗中不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登楼远眺、欣赏清流美景的情景,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下面将对《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的作者是元代处州丽水人陈镒。他曾任松阳教授,其作品多反映了元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2. 诗歌原文: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与友人相聚的美好瞬间及其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携家逃乱世”便点明了主题,诗人选择逃离乱世,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在诗中描述了与友人一起欣赏风景、共叙友情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依恋和不舍。

  4. 创作背景:陈镒的这首《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创作于元代,那时的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战乱频繁,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陈镒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令人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和平、友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