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孀妇叹

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
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
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
辛勤纺绩得来薪,晨昏奉姑粗供给。
邻家女子瑳素头,压鬓金钗髻相并。
下阶自折樱桃花,爱惜娇容时照井。
谁知孀妇拭泪痕,为夫筑坟松树根。
此身抱节誓不改,甘守寂寞黄茅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孀妇叹》是陈镒创作的一首古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背景
  • 陈镒:元代诗人,其生平及创作情况不详,但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悟。
  1. 作品原文
  • 原文:城东孀妇发未华,半生苦乐随夫家。前年夫戍死锋镝,姑老子幼长吁嗟。携持幼子独存立,倚帘羞见燕双入。
  • 翻译:城东的寡妇头发还未花白,一生的悲欢离合都随着丈夫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前年丈夫在战场上牺牲,她不仅要抚养年幼的孩子,还要面对生活的艰辛。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每当看到燕子双双飞过,都会感到羞愧。
  1.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寡妇在丧偶后的孤独与辛酸。诗中不仅描写了寡妇的生活状态,还表达了她内心的坚韧与哀愁。
  • 意象运用:诗中的“燕双入”是一个典型的意象,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寡妇却无法享受这个季节,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寡妇的无助与悲凉。
  1. 创作风格
  • 写实主义:此诗以写实的风格描绘了一位寡妇的生活,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
  • 抒情性:除了写实,诗中也融入了较多的抒情元素,如寡妇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1. 主题思想
  • 反映现实:通过寡妇的生活,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后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改变。
  • 人性关怀:诗中不仅展示了寡妇的不幸,还表达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心,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
  1. 社会意义
  • 反映时代:此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通过寡妇的故事,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 启示思考:通过对寡妇生活的描述和反思,激发人们对和平、家庭和个人幸福的重视,引发对更美好生活方式的思考。

《次韵孀妇叹》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古诗,也是一首富含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思考,这首诗为读者提供了对生活、人性和历史的多重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