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咏海棠

醉脸匀红,向人无语夸颜色。一枝春雪,犹染嵬坡血。
庭院黄昏,燕子来时节。芳心折,露垂香颊,羞对开元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咏海棠》是元代诗人张弘范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中海棠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解析其内容、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品原文与鉴赏
  • 原文:《点绛唇·咏海棠》原文如下: 醉脸匀红,向人无语夸颜色。一枝春雪,犹染嵬坡血。庭院黄昏,燕子来时节。芳心折,露垂香颊。羞对开元月。
  • 赏析:张弘范以“春雪”比喻海棠花的色泽,“嵬坡血”则形容海棠之艳如血色。词中的“庭院黄昏”,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之美。燕子归来之时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和谐。最后,“羞对开元月”表达了一种含蓄而美好的情怀。
  1. 作者介绍
  • 生平: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他是元朝初期的重要将领,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并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张弘范官至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忽必烈的信任。至元十七年病逝,享年四十三岁。
  • 影响:张弘范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其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创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点绛唇·咏海棠》中大量使用了象征性意象,如“春雪”、“嵬坡血”等,通过这些意象传递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深度。
  • 语言风格:全词语言优美,韵律和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历史地位
  • 文学价值:作为元代的诗词之一,《点绛唇·咏海棠》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面貌。
  • 后世影响:此词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诗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效仿和创新,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1. 文化内涵
  • 春天的象征:海棠花以其艳丽的颜色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春天的象征,代表了新的希望和开始。
  • 历史的见证:张弘范作为元朝初期的重要人物,其诗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点绛唇·咏海棠》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一经典之作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