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早起

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
孜孜何所事?
时取故书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夜早起》是元代诗人张养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早起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张养浩,元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希孟,号云庄,元济南人。他幼时有行义,读书勤奋,以荐为东平学正,后入京师,被平章不忽木所赏识,选授堂邑县尹,有惠政,后因政治原因改姓名逃去,仁宗延祐时累官至礼部尚书。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张养浩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散家财赈贫乏,病卒于任上,工散曲,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三事忠告》、《归田类稿》等文学作品。

  2. 诗歌原文
    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
    孜孜何所事?时取故书温。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冬夜早起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生活平淡、宁静的喜爱。“推枕人初起”描绘了清晨的起床情景,而“出门星尚存”则表现了夜晚星光依旧可见的景象。“岁寒”、“天早”等字眼增添了寒冷的氛围,同时树木的“昏黄”,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孜孜何所事?时取故书温”则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里寻找温暖,通过阅读来慰藉自己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追求。

《冬夜早起》不仅是一首诗词的艺术展现,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文化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