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戊午春咏杏花

雪香飞尽江梅,上林桃李寒犹掯。墙头惊见,枯枝闹簇,生红初喷。嫩绿亭台,新晴巷陌,清明相近。甚等闲句引,狂蜂戏蝶,早不管,人春困。
不怕蜡痕轻褪。怕东风乱飘残粉。琐窗犹记,双鹅细剪,一簪幽恨。骏马如飞,流光似箭,归期难准。料黄昏微雨,盈盈泪眼,把燕脂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戊午春咏杏花》是元朝时期的张野所创作的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张野,元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生活状态。张野的文学成就在元末明初被广泛认可,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深受读者喜爱。

  2. 诗词原文:雪香飞尽江梅,上林桃李寒犹掯。墙头惊见,枯枝闹簇,生红初喷。嫩绿亭台,新晴巷陌,清明相近。甚等闲句引,狂蜂戏蝶,早不管,人春困。不怕蜡痕轻褪,怕东风乱飘残粉。琐窗犹记,双鹅细翦,一簪幽恨。

  3. 诗词赏析

  • 意象描绘:诗词中以”雪香飞尽江梅,上林桃李寒犹掯”开篇,通过对比江梅与上林的桃李,展现了春天来临的景象。”墙头惊见,枯枝闹簇,生红初喷”进一步描绘了杏花的娇艳与生机。
  • 情感表达:诗中的”狂蜂戏蝶”与”人春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如”腊痕轻褪”与”东风乱飘残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 艺术手法: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词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特别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1.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元朝戊午年(1318)春天创作的,当时正值梅花凋零的季节,而杏花却开始盛开,因此诗人选择了这一主题进行创作。通过描绘杏花的盛开,诗人不仅赞美了春天的到来,也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张野的《水龙吟·戊午春咏杏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