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轩为吴僧元谊赋

缚竹作禅宇,小于江上舟。
树声疑叠浪,月影似中流。
兴寄江湖远,身同世界浮。
怀师燕坐处,吾道在沧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篷轩为吴僧元谊赋》是元朝诗人张翥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元谊所居之“蓬轩”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简陋的住所和自然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禅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张翥,元朝诗人,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
  • 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1. 诗歌原文
  • 缚竹作禅宇,小于江上舟。
  • 树声疑叠浪,月影似中流。
  • 兴寄江湖远,身同世界浮。
  • 怀师燕坐处,吾道在沧洲。
  1. 诗歌翻译
  • 用竹子编制成禅室,比江上的小舟还要小。
  • 树木的声音好像层层波浪,月光的影子好像江中的流水。
  • 对人生的向往寄托在遥远的地方,自己如同世界的浮萍。
  • 怀念老师坐着的地方,我的道德在江河之间。

张翥的《篷轩为吴僧元谊赋》不仅是对元谊简朴生活的真实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禅宗修行的深刻认识。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朝文人的生活情趣及其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