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到陈庄

出郭东门古道斜,独骑款段稳于车。
春才三月已两月,村旧百家无十家。
山径低飞鬼蛱蝶,野塘竞噪官虾蟆。
东风不奈晚愈恶,吹散满身杨白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日到陈庄”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清明日》。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作者简介
  • 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元代诗人。他豪放不羁,喜好蹴鞠和音乐。少时家居江南,后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噪一时。顺帝至正初,被召为国子助教,后退居。修辽金元三史,后升任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1. 诗歌原文
    出郭东门古道斜,独骑款段稳于车。
    春才三月已两月,村旧百家无十家。
    山径低飞鬼蛱蝶,野塘竞噪官虾蟆。

  2. 诗歌内容解读

  • 自然景观描绘:“出郭东门古道斜”,描述了诗人走出城外,面对的是一条弯曲的古道。“独骑款段稳于车”,则表现了诗人在古道上独自骑行的悠然自得。
  • 村庄景象描述:“春才三月已两月”,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已经过去很久,而村庄却依旧荒凉。“村旧百家无十家”,进一步强调了村庄的萧条与破败。
  • 生态与动物描写:“山径低飞鬼蛱蝶”,描绘了山间小路上的鬼蛱蝶飞舞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生动。“野塘竞噪官虾蟆”,则通过野塘中官虾蟆的鸣叫,表达了对自然生物声音的细腻捕捉。

《清明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深入理解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