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楼晚望览临武堂故基

全晋山川气象开,满城烟树拥层台。
土风旧有尧时俗,人物今无楚国材。
千嶂晚云原上合,两河秋色雁边来。
昔贤胜赏今陈迹,落日登临画角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楼晚望览临武堂故基》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825年(唐文宗开成二年)秋,当时诗人任夔州刺史。夔州为巴山蜀水的中心,诗人登高俯瞰,凭吊古迹,抒发了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壮美,是刘禹锡山水诗中的佳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郡楼望远首阳原,
临武堂前一树春。
江汉流声人不闻,
唯余猿鸟向晴昏。

注释:
首阳原:地名,位于今河南济源西北。传说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曾在此饿死。
临武堂:即临皋堂,在今湖北黄冈市西南。这里指诗人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江汉:长江与汉水的合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向:朝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