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寓居即事

郡城重镇浙江东,徼道荒芜雉堞空。
于越山川星纪外,故王台榭水云中。
船来蛮贾衣裳怪,潮上海鲜鳞鬣红。
不向旗亭时一醉,行人愁杀柳花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翥是《四明寓居即事》的作者,这首诗作于元代,描绘了浙江东边的郡城景象,以及潮涌上海滩涂上的海鲜和行人们的愁苦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翥(1298年—1370年),字仲举,号蜕庵,元末著名文人、诗人。其生平经历颇为传奇,曾随李存学习诗法,后来成为仇远的弟子,并因诗文才华而闻名。
  1. 诗歌原文
  • 郡城重镇浙江东,徼道荒芜雉堞空。
  • 于越山川星纪外,故王台榭水云中。
  • 船来蛮贾衣裳怪,潮上海鲜鳞鬣红。
  • 不向旗亭时一醉,行人愁杀柳花风。
  1. 诗歌赏析及背景
  • 自然描写:诗中对浙江东边的郡城进行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荒凉而又美丽的景色。通过“荒雉”、“空”等字眼,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岁月的无情。
  • 历史遗迹:提到“于越山川”、“故王台榭”,暗示着这个地区曾经是古代帝王的统治中心,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故事。
  • 社会经济:描述中涉及了“蛮贾”和“海鲜”,反映了当时经济交流频繁,同时也体现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多样性。
  • 社会氛围:通过“不向旗亭时一醉,行人愁杀柳花风”,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忧郁和不安定情绪,可能是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或是政治动荡等原因造成的。

《四明寓居即事》不仅是一首充满文学魅力的诗篇,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受力,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元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