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公近住慈溪寺,今是璘师第几镫。
笑我在前图作佛,只今投老欲依僧。
瓶中舍利藏来长,窗外猕猴唤得应。
会拂尘衣上方去,天香树底乞花蒸。
寄四明定水见心复禅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四明定水见心复禅师》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作者简介:张翥(约1292年—1348年),字仲举,号玉笥山人,元代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歌赋,尤以诗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和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紧密相连。张翥在元代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挫折。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通过佛教思想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禅理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句解析:首句“闻公近住慈溪寺”描述了诗人听闻禅师近况的情景。第二句“今是璘师第几镫”可能是指禅师的住处或修行场所——慈溪寺的具体情况。第三句“笑我在前图作佛”反映了诗人曾经有过出家为僧、追求佛道的想法。最后两句“只今投老欲依僧”则表明诗人现在选择退隐,过上僧侣般的生活,遵循内心的选择。
《寄四明定水见心复禅师》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深入理解元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