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

归去青溪点易窗,仙林如子世难双。
丹藏虎豹千山雪,剑度鱼龙万里江。
别洞苔花分石路,古坛松子落岩淙。
道人不用寻烟火,术煎经冬正满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崔峒与李自宾的诗篇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元代诗人张翥的《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便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这首诗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深切关注与祝福。

《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李自宾归隐生活的深深祝福与思念。诗中写道:“授人鸿宝内,将犬白云间。”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

崔峒(1287-1368)作为唐朝的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多位文人雅士有深厚的交往。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邃。崔峒的诗作中不乏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在阅读张翥的《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李自宾这位道家高士深深的敬意与不舍。诗中的“早晚烧丹罢,遥知冰雪寒”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此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方式的一次深情致敬。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心灵净土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与价值取向。

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但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从未改变。这首诗提醒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始终是我们最应追求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