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士陈巨山

老我宁甘彻骨贫,多君见与掇皮真。
垂厓本是无情者,若水终为勇退人。
机外骊黄难著相,眼中青白自如神。
华峰太极图犹在,何日相欈问隐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相士陈巨山》是一首元代诗歌,作者是张翥。该诗通过描绘相士陈巨山的外貌和性格,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
  • 张翥: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游荡四方,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
  1. 原文节选
  • 老我宁甘彻骨贫,多君见与掇皮真。:诗人以“我”自指,表明自己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并不以此感到自卑,而是认为有识之士的赏识是值得珍惜的。
  • 垂厓本是无情者,若水终为勇退人。:这里用“垂厓”比喻相士陈巨山,指出其看似冷漠无情,但实际上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而“若水”则形容陈巨山的谦逊和勇于退让的品质。
  • 机外骊黄难著相,眼中青白自如神。:这里的“机外”和“眼中青白”分别指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诗人认为真正的相士不会被表象所迷惑,能够洞察本质。
  • 华峰太极图犹在,何日相欈问隐沦。:这里的“华峰太极图”象征着深邃的道理或高深的境界,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够向陈巨山请教,探讨人生哲理。
  1. 诗作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陈巨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
  •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 情感表达:诗歌充满了对陈巨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情感和思考。

《赠相士陈巨山》不仅是一首赞美相士陈巨山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艺术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视野,也传达了对真诚友谊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