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已退大江空,不见来鸥与去鸿。
半岭彩霞缠落日,一川红树照西风。
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
径欲投竿会稽石,得鱼为饱浙河东。
望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道中》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陆游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珍品。
陆游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个人的情感经历。而《望江道中》正是这样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融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以及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陆游的创作手法独特,他善于运用经史典故和散文化的句法,使得整首诗歌既苍古劲拔又充满意境。例如,诗句“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就巧妙地运用了孔子困于陈、蔡的故事,自问何时来到此地。这种巧妙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陆游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也具有独特的特色。《望江道中》的意境优美,句法新颖工巧,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风貌。同时,诗人在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红树青山”等,使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是陆游诗歌的一大特点。
《望江道中》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历史背景。作为南唐国主身份的诗人,陆游的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特色。因此,研究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到陆游的个人才华,也能从中窥见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望江道中》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杰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递了诗人对时代的深刻反思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