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已退大江空,不见来鸥与去鸿。
半岭彩霞缠落日,一川红树照西风。
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
径欲投竿会稽石,得鱼为饱浙河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望江”是全诗的首联,写诗人眺望长江之景。“寒潮已退大江空”,寒潮退去,江水涨满;江空荡漾,鸥鸟飞散。这是实景,也是虚景。“不见来鸥与去鸿”,这是虚景。鸥和鸿都是自由的象征。鸥因寒冷而飞走,鸿因暖和而飞翔。这里既指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暗指当时南宋国势衰微、民不聊生的形势,同时寓含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半岭彩霞缠落日,一川红树照西风。”这是颔联。上句写落日,下句写红叶。彩霞缠绕着夕阳,红树映照着西风,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鲁连蹈海英灵远,王粲登楼感慨同。”“鲁连”典出《史记•鲁仲连》的故事:战国时齐人鲁仲连为燕昭王求救赵国而赴秦廷,据理力争,使赵胜不敢攻燕,终于保住燕国。鲁连蹈海而死,其英名长存。“王粲”典出《登楼赋》,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文学家王粲的代表作。文中描写了曹操占据荆州后,刘备为了争夺荆州,在白帝城与东吴联盟,联合对抗曹操,并派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情景。王粲登临白帝城,看到眼前的壮丽景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登楼赋》。这两句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径欲投竿会稽石,得鱼为饱浙河东。”尾联是颈联的进一步延伸。“投竿”典出《庄子•大宗师》,“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会稽山。“得鱼为饱浙河东”意思是说如果得到鱼就足够饱足,也足以让浙江河以北的人吃上一顿美餐。“得鱼为饱浙河东”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
【答案】
寒潮已退大江空(寒潮退),不见来鸥与去鸿(来鸥、去鸿)。半岭彩霞缠落日(半岭、彩霞),一川红树照西风(一川红树、西风)。鲁连蹈海英灵远(鲁连),王粲登楼感慨同(王粲)。径欲投竿会稽石(投竿), 得鱼为饱浙河东(得鱼为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