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郎应得庭圭法,未数松泉与雪堂。
万杵熟胶香入剂,一螺点漆黑生光。
抡材合致图书府,留价争倾翰墨埸。
我有诗囊须剩袭,草玄归去老山房。
【注释】
玉山:在今江西上饶县。墨工:指制墨工人。魏元德:名不详,字子美,号玉山居士,为宋徽宗时的著名书法家,擅长篆、隶、行、草各体书法。庭圭法:指魏元德的书法风格。庭圭,指方形的砚台。松泉:指晋王羲之的《十七贴》。雪堂:指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万杵:指捣墨用的杵,杵有一万杵重。熟胶:即墨汁,以浓稠著称。点黑:指墨汁呈黑色。生光:指墨汁发亮。抡材:指选拔人才。图书府:指收藏书籍的地方,古代藏书楼多称“书府”。翰墨埸:指文人聚会的场所,古时称文场。我有诗囊须剩袭:我有个装满诗歌的口袋,应该还剩下一些。剩袭:剩余的意思。诗囊:诗人随身携带的诗稿包。草玄:写文章用草书写,古人认为草书易得。老山房:作者自号。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诗,是作者对魏元德的赞美和劝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首句起笔不凡,以魏元德的字号“玉山居士”开篇,点明了他与玉山的关系。接着两句,诗人称赞魏元德的书法技艺高超,尤其是他的楷书,达到了“庭圭法”的境界;同时,也称赞了他在松泉和雪堂中创作的书法作品。其中“庭圭法”一词,指的是魏元德的楷书,其特点是笔画端庄严谨,线条流畅。
第三句,诗人进一步赞扬了魏元德的书法技艺。他提到魏元德的书法如同经过万杵磨砺的熟胶,香气四溢;又如一螺点出的墨汁,光彩照人,犹如生出了新光。这里的“万杵”,形容磨墨的过程非常艰难,但魏元德却能从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而“一螺点”,则形象地描绘了墨汁滴落时的瞬间美感,仿佛是在黑色的背景上画上了一颗明亮的珍珠。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向了对魏元德的人格品质的赞颂。他提到魏元德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能力,能够挑选出像图书府这样的人才;而在争夺人才的过程中,他又能够拿出足够的价格来吸引他们。这里的“图书府”,是指古代藏书楼,用来收藏各种书籍的地方,象征着魏元德对于知识的尊重和热爱。而“翰墨埸”,则是文人聚会的场所,古人称文场,这里暗指魏元德善于结交文人雅士,能够吸引他们的参与。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回到对魏元德的赞赏。他提到自己有个装满诗歌的口袋,应该还有一些余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里的“我有诗囊须剩袭”,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能力的肯定,也是对魏元德书法技艺的高度赞扬。而“草玄归去老山房”一句,则寓意着诗人希望像魏元德一样,能够在自己的书房中找到心灵的寄托,过上安逸的生活。
这首赠诗通过赞美魏元德的书法技艺和人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敬仰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