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外绿杨枝。
一丝丝。
比吟髭。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
积欲同携尊酒去,青翰舫,缕金卮。
故人相见减风姿。
淡胭脂。
比红儿。
比似红儿,扶醉索新诗。
明日片帆江水远,人去也,又相思。

解析:

  • 第一句: “阖闾城外绿杨枝”指的是在吴国国王阖闾的城门外,长满了绿色的杨柳枝条。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色,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或感慨。

  • 第二句: “一丝丝”可能意味着细长且脆弱的东西,这里可以理解为柳条。“比吟髭”则是将柳条比喻为胡须,增添了一丝诗意和形象性。这句诗通过比较,展现了柳枝与胡须的相似之处。

  • 第三句: “比似吟髭,不似少年时。”这里用“比似”来表达一种比较,将柳条与胡须进行对比,并指出尽管它们相似(如上所述),但与少年时期相比,柳条显得不那么年轻了。这反映了时间流逝对事物的影响,以及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怀旧之情。

  • 第四句: “积欲同携尊酒去,青翰舫,缕金卮。”这句话描述了一幅准备饮酒的画面。使用了“青翰舫”,指代一艘装饰华丽的船;“缕金卮”,则形容酒杯精致华丽。这里传达了一种豪迈、庆祝的氛围,可能是为了与故人相聚。

  • 第五句: “故人相见减风姿。”在这里,“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或者旧友。“减风姿”可能表示在老朋友面前,自己的风采有所减退,可能是因为岁月、距离或者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

  • 第六句: “淡胭脂。”胭脂是一种化妆品,这里用来比喻女性的妆容。“比红儿”,可能是指女性。这句诗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优雅,与之前提到的“不似少年时”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变化。

  • 第七句: “比似红儿,扶醉索新诗。”这里的“比似红儿”再次使用了比较,这次是女性与红色的花或花朵相比较。“扶醉索新诗”,描述了女性因醉酒而寻求诗歌的场景,可能意味着她对过去的美好记忆仍然怀有深情。

  • 第八句: “明日片帆江水远,人去也,又相思。”这句话表达了离别的情绪。“片帆江水远”,描绘了一幅船只离开远方江水的景致,象征着离别。“人去也”,意味着友人离去,增加了离别的悲怆情感。最后,“又相思”表明即使朋友离去,诗人心中依然充满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词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慨。从“绿杨枝”到“红儿”再到“片帆江水远”,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情感的波动,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离散之痛的无奈。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