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魂如雨复如烟。
暗吹断,落天边。
无情花片,相逐又明年。
人笑海棠消受尽,明镜好,尚相怜。
软同人柳只多眠。
怕啼鹃、到帘前。
愁压春山,不使黛云妍。
枕簟为谁寒欲绝。
教宝鸭,断沉笺。

《江城子·春魂如雨复如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词。下面是对该词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首句“江城子”:“江城子”是这首词的标题,属于词牌名,也是唐五代时期一种固定的曲调名。这一名称源于唐代的音乐曲调。该名称在宋代被广泛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词的创作中。
  • 第二句“春魂如雨复如烟”:此句描绘了春天的氛围,如同细雨般绵绵不绝,又如同烟雾般飘渺不定。这种描述传达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迷离感。雨和烟在这里形成了一种视觉和嗅觉上的对比,增强了对春天景象的感受力。
  • 第三、四句“暗吹断,落天边”:这里用“暗吹”形容春风无形无影却无处不在,它轻轻地吹断了什么,然后随风飘散到天边。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春风的力量,也表达了作者面对春天美景时的无奈和失落感。春风作为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其无形无影的特性让这种情感显得更加深沉和含蓄。
  • 第五、六句“无情花片,相逐又明年”:这里的“无情”可能指的是春风的无情,或者是春天的无情。花朵随着春风飘落,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这样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无常和脆弱的无力感。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思考。
  • 第七、八句“人笑海棠消受尽,明镜好,尚相怜”:这句诗以人的视角来看待海棠花,将海棠比作一个经历过风霜的人。海棠花虽然美丽但终究会凋零,就如同人一样,无法逃脱生命的终结。这里的“明镜”象征着人的清明和纯洁,而“尚相怜”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这种对比不仅赞美了海棠的美丽,也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态度和情感。
  • 第九、十句“软同人柳只多眠”:这里将柳树人格化,赋予了柳树人的情感和动作。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梦中沉睡,给人一种柔美而宁静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句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 第十、十一句“怕啼鹃、到帘前”:这里的“啼鹃”象征着悲伤和忧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或失去的恐惧。这种担忧和不安的情感通过“怕啼鹃”这个形象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同时,“到帘前”则暗示了即将发生的某种场景或事件,让这种情感更加具体化和现实化。
  • 第十二、十三句“愁压春山不使黛云妍”:这句诗以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心头,无法释放。这种形象的描述既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和痛苦,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绪状态。通过这种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深刻和有力。

《江城子·春魂如雨复如烟》不仅是一首表达春天美景和诗人情感的词,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春天的美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宋代词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