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石州慢·夏闺(壬午)》。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译文】 在夏日的夜晚,绿色的藤蔓覆盖着窗户,粉扑扑的荷花池已经凋零,清凉的夜晚中,微凉的帷幔摇曳生姿。 少女梳妆打扮,蝉鸣声仿佛在她头上轻响,她的手指纤细如螺,眉形细长似商。 竹节敲打的声音清脆悦耳,似乎有人在隔花传响,她怕他误将竹节的响声当做金钗的叮咚。 夏日炎热,花朵散发着清香,蜜蜂忙碌地采蜜
【注释】 1. 百三:即一百零三年。潘仁需翁寿:潘仁需要祝寿了,他活了一百零三岁。潘仁需,宋人,字德远,号梅坡,世居石州(今山西太原),以诗文名于时。 2. 天与奇龄:天赐给他这么长寿的寿命。 3. 连闺算来:从出生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一百零三年。 4. 神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年号“熙宁”,在位1067-1085年。 5. 圣子七朝嘉惠:神宗是宋朝七位圣明的皇帝之一。 6. 栽培一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诗人、词人、宋楚大夫、庆历名臣,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诗句解释: 1. 香阁春深,庭院昼长,花雨飘洒。 - “香阁春深”指的是春天的花香弥漫在华丽的楼阁之中。 “庭院昼长”则表示白天时间较长,庭院里阳光充足,显得十分宁静而美丽。 “花雨飘洒”形容花朵如雨点般纷纷扬扬下落,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2. 清明时候
诗句解释: 1. 潦落琴书,孑尔长征,关河无伴。 - “潦落”意味着萧条、孤独。 - “琴书”指书籍和琴。 - “孑尔”表示孤单一人。 - “长征”可能是指长时间的旅行或探索。 - “关河”指的是山河或边境线。 - “无伴”说明没有人陪伴。 2. 远游漫拟灵均,别绪纷飞吴苑。 - “远游”可能是指远离家乡的旅行。 - “漫拟”表示随意地模仿。 - “灵均”是屈原的字
``` 寒掩空庭,回首清游,转添凄咽。 故人云外难期,岁晚凝情空切。 爱闲多病,十年不到扬州,清狂杜牧还伤别。 把酒慰飘零,记天涯风雪。 愁绝。 闲来拟趁,沙岸云帆,江头桂楫。 只待看灯潮稳,落梅风歇。 隋堤携手,相邀重认风流,丝丝杨柳应堪折。 二十四桥边,醉年时明月。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句释义】 桃萼初妍,困蝶迷莺,怅然无侣。 桃花刚开,柳叶初绿,春意盎然。 流光似水,从教月冷风凄,总被帘纤误。 流年如梭,时光飞逝,但自己却无法把握。 一听一心酸,奈此时愁绪。 听着琴声,心里充满了悲伤。 虚度清明寒食,绝少游踪,到溪南路。 清明节的时候,没有出去游玩,只是在家里度过。 底事频吹,洒遍雕栏琼户。 不知道是什么事,让风吹得满地都是。 天涯望极,那堪彻晓连明,茫茫不省春何处。
石州慢 再酬陆我谋表叔 一束藤笺,碣石轻鸿,飞堕南雪。 流光易换西风,两度桂花时节。 缁尘蓟北,谁怜著破征衫,酒徒尽向愁中别。 忽往故乡书,又新词清切。 休说。 筱骖争道,珠凤烧灯,小时痴绝。 想乌衣旧巷,梦魂空结。 扁舟已就,判归长水捞虾,兴来一棹东湖截。 共甫里先生,醉弄珠楼月。 【注释】 - 石州慢:一种词牌名。 - 再酬:再次答谢。 - 陆我谋表叔:陆游的表弟。 - 一束藤笺
诗句 1. 一枕春酲:一觉醒来感觉如同春天的疲惫。 2. 相伴画堂:在华丽的画堂中度过。 3. 羁绪天阔:心中的羁绊之情像天空一般宽广,无法触及。 4. 江南信息沈沈:来自江南的消息沉重而低沉,似乎充满了悲伤。 5. 水驿芳梅谁折:询问是谁折了驿站旁的梅花,暗指消息的传来。 6. 荒阑偎久:长时间地靠在荒凉的栏杆旁,形容对远方的思念。 7. 未信笛里关山:不相信笛声中能传达出关山之外的风景。
石州慢 咏柳 【注释】 1. 石州: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2. 毵毵(sān nán):形容柳枝细长而柔软的样子。 3. 雨织烟梳:像雨丝般轻柔,如烟雾般柔顺地梳理着柳树枝条。 4. 月斜风整:月光倾斜,微风拂动。 5. 陌头消息潜催:指路边的柳絮悄悄地飘荡,似乎在催促着什么。 6. 楼上韶华谁省:楼上的春天美好时光,是谁在欣赏呢? 7. 旧家苏小:指的是古代美女苏小小。 8.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石州慢 - 这是题目,通常用于诗歌、词等文学形式。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或体裁。 2. 天台方治庵属题买春赏雨图 - 描述了作者为天台方治庵所作的画题,意在描述购买春色以欣赏雨中景色的场景。 3. 苔雨篁云 - 用"苔雨"和"篁云"形容画面中的自然景观,如同细雨润湿了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