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
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
能留华发无蝉蜕。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
无计。
再逢盛世。
好把芳尊,暗消悲涕。
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
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

【注释】

  1. 百三:即一百零三年。潘仁需翁寿:潘仁需要祝寿了,他活了一百零三岁。潘仁需,宋人,字德远,号梅坡,世居石州(今山西太原),以诗文名于时。
  2. 天与奇龄:天赐给他这么长寿的寿命。
  3. 连闺算来:从出生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一百零三年。
  4. 神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年号“熙宁”,在位1067-1085年。
  5. 圣子七朝嘉惠:神宗是宋朝七位圣明的皇帝之一。
  6. 栽培一老:你像一位老人一样被精心培育着。
  7. 问历几许流离:你经历了多少的流离失所。
  8. 能留华发无蝉蜕:你的白发没有脱落,就像蝉蜕皮后不脱壳那样。
  9.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每天傍晚都穿着一顶草席制成的蓑衣,衣服也还是那么新做的。
  10. 无计:无可奈何,想不出好办法。
  11. 再逢盛世:遇到了太平盛世。
  12. 芳尊:指酒杯或酒器。
  13. 芝华采罢:灵芝花采完了。
  14. 自有青绝春山:就像春天里的青山一样青翠欲滴。
  15. 娱人可比芙蓉髻:逗笑人的容貌可与荷花般的女子媲美。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友人百岁寿诞的祝寿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潘仁需求的祝福和祝愿。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热烈。
    首句“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直接点出了潘仁需求祝寿的消息,并交代了他长寿的缘由——上天赐予了他的长寿。接着,诗人又描绘了潘仁需求祝寿的情景,他像一位老人一样被精心培育着,每天都过着简朴的生活,只是每天傍晚都会穿一身新做的衣服。这两句既表现了潘仁需求的长寿,又表现了他平凡而宁静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诗人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赞美潘仁需求祝寿的原因。首先,诗人指出,北宋神宗皇帝是一位深仁的皇帝,他的七朝统治为百姓带来了很大的恩惠;其次,潘仁需求寿,正是因为他是被精心培育出来的,像一位老人一样度过了百三载春秋;最后,潘仁需求祝寿,还因为他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能够应对各种生活变化。这四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潘仁需求的祝福,又赞扬了潘仁需求在社会上的价值。
    诗人转向潘仁需求的个人生活,通过描写他的生活状态来进一步表达对他的祝福。潘仁需求寿后,他每天傍晚都会穿一身新做的衣服,而且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诗人用“藤蓑”、“新衣”等词语来描绘潘仁需求的生活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潘仁需求生活的艰辛和节俭。同时,诗人还用“日夕一藤蓑”这一动作来比喻潘仁需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
    最后四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潘仁需求的祝福。首先,诗人说:“再逢盛世。”意思是希望潘仁需求能够再次度过美好的时光;其次,诗人用“芳尊”来指酒杯或酒器,暗示他要喝酒庆祝;最后,诗人用“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来比喻潘仁需求的容颜之美,用“娱人可比芙蓉髻”来赞美潘仁需求的笑容之美。这些诗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潘仁需求的祝福和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潘仁需求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良好祝愿。同时,诗歌语言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