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汪希仲罕代自雄新二州还都话其风土为赋

越鸟巢南涨海东,地兼夷夏气惟雄。
洞深屋垒层厓上,泷险船行乱石中。
春树湿云生桂蠹,瘴茅经雨落沙虫。
宦游最数蛮荒恶,羡子归来面更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由歙县汪希仲撰写的赋诗,题目为《歙汪希仲罕代自雄新二州还都话其风土为赋》。这首诗是汪希仲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从新二州归朝后所作。

汪希仲在赋中描述了他所到之处的山川、风俗人情以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他写道:“歙水清而长流,汪水碧而不竭。两山夹水而立,四时之景各不同。春之花烂漫如锦,夏之荷出翠叶,秋之菊傲霜,冬之梅傲雪。此地之人淳朴好客,乐于助人,与世无争,与天同寿。”

汪希仲还在赋中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观念。他认为“天下之大,非独有山河土地,亦在于人心。人心之好恶,则天下之安危也。夫天下者,非独有帝王将相,亦在于百姓。百姓之善恶,则天下之兴衰也。”

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又有对人文精神的抒发,展现了汪希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