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后暴日

火暖毡床拥病翁,遣怀篇翰底求工。
悲歌学士徒能壮,学坐禅僧要自空。
鹖旦犹鸣天有雪,爰居已去海无风。
只留一段思乡意,不见诗中见梦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后暴日》是元代诗人张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和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艺术成就。以下是对《至后暴日》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翥(约1269年—1348年),字仲举,号蜕庵,晋宁人,元代著名诗人。
  1. 诗歌原文
    火煖毡床拥病翁,遣怀篇翰底求工。
    悲歌学士徒能壮,学坐禅僧要自空。
    鹖旦犹鸣天有雪,爰居已去海无风。
    只留一段思乡意,不见诗中见梦中。

  2. 诗歌赏析

  • 遣怀篇翰底求工: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展现了他对诗歌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情感。
  • 悲歌学士徒能壮:描绘了学士们的悲壮形象,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赞美和对他们命运的同情。
  • 学坐禅僧要自空:反映了作者对禅宗的理解,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鹖旦犹鸣天有雪,爰居已去海无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
  • 只留一段思乡意,不见诗中见梦中:揭示了作者心中的矛盾和困惑,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
  1. 创作背景
  • 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
  • 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
  1. 作品影响
  • 张翥的诗歌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色。

《至后暴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