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促促辞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促促辞》是元代著名诗人张翥的作品,创作于元朝时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元代晋宁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蹴鞠、音乐的爱好。
  1. 作品原文
  •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
  • 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
  • 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
  1. 主题思想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1. 艺术手法
  • 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
  • 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1. 文学价值
  • 作为元代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方面提供了借鉴。

《古促促辞》不仅是一首表达特定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也是研究元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