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赋明山歌送胥式有仪还武昌

盱母城南隐居者,一生耕凿盱南野。何年移入明山来,筑楼山颠云在下。
环山小坞三十六,中有清池荫桑竹。日高坞口烟雾消,稍见行人出深谷。
池头古井穿石空,绝底暗与江流通。井中鲤鱼长尺半,人不敢取疑蛟龙。
隐居何人曾子白,谁其从者胥生式。先生喜与山为徒,意不在仙在楼居。
胥也来读山中书。溪翁野老时时一相过,有筐盛蕨兮有酒盛壶。
兴酣题诗满青壁,墨痕入石青模糊。华盖浮丘,石门麻姑,邻峰丘壑可游衍,山中之乐足以遄吾躯。
生今掉头不肯住,京尘茫茫岁云暮。岂知卬亦爱山人,未办山赀得归去。
曾先生,几时把袂明山行,洒扫楼上听松声。黄精饱啖一千日,飞上丹梯朝玉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赋明山歌送胥式有仪还武昌》是明代诗人杨慎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胥式有仪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明山的深情眷恋。

全诗如下:

重赋明山歌送胥式有仪还武昌,
明山秋色照人如画图。
胥氏兄弟皆豪杰,
今岁又逢大比年。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胥式有仪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乡明山的深情眷恋。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如士人的社会地位、家族观念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