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老去妆残,露华滴尽珠盘泪。水天潇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把余妍分与,西风染就,犹堪爱,红芳媚。
几度临流送远,向花前、偏惊客意。船窗雨后,数枝低人,香零粉碎。不见当年,秦淮花月,竹西歌吹。但此时此处,丛丛满眼,伴离人醉。
水龙吟 · 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翥的《水龙吟 · 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是一首元代词作,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和艺术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词的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芙蓉已经老去,妆容残破,如同珠盘上的泪滴一般,露华消逝,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这一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也为接下来的抒情奠定了基调。
诗中的“水天潇洒,秋容冷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清冷与空旷,这种环境背景为送别之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而“凭谁点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希望有谁能为他增添一抹色彩或温暖。
“瘦苇黄边,疏萍白外,满汀烟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地的深切怀念。这些景物不仅美化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深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红芳媚”、“船窗雨后”,以及“香零粉碎”,都富有强烈的感官效果和象征意义。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共鸣。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秦淮花月、竹西歌吹的怀念,但同时他也意识到此时此地的景致无法替代那些美好的记忆。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即便现实再怎样艰难,也要勇敢前行。
张翥的这首《水龙吟》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和艺术表达。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这首词成为了元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