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西湖、半篙新雨,曲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
摸鱼儿 · 春日西湖泛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是张翥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景和游人的心情。以下将介绍这首诗:
- 作者生平:
- 张翥,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字仲举,晋宁(今属云南)人,世称蜕庵先生。他早年居住杭州,受到理学家李存的影响,又从仇远学诗法。至元初,召为国子助教,不久后退居淮东。
诗词原文:
涨西湖、半篙新雨,麴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送水天远。词作鉴赏:
- 在这首词中,张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景色以及春日里人们的活动。“涨西湖、半篙新雨”,不仅描写了西湖水涨的景致,也传达出新雨带来的清新气息;“曲尘波外风软”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轻柔的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 在词中,“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两句,不仅描述了乘船的情景,还巧妙地利用“天气”这一元素,表达了春天的微妙变化和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愉悦心情。同时,“莺娇燕婉”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
- 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唯有绮罗云散”不仅反映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隐喻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使得整首词更加富含哲理意味。
张翥的《摸鱼儿·春日西湖泛舟》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西湖春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注解
曲(qū)尘:曲上所生菌,色淡黄如尘土,故称。曲是酿酒或制酱用的发酵物。
兰舟:木兰船,船的美称。
歌云句:宋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歌云:指歌声响遏行云。桃花扇:歌舞时用的扇子。
无肠:古人称蟹为无肠公子。因其横行,故称狂客。
王孙有恨:《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此指游子。因离家故有恨。
莫放句:五代王衍《醉妆词》:“莫厌金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