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题顾氏景筠堂

绿玉参差傍短楹,高堂清梦已冥冥。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此君潇洒若平生。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文人意境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高明。他的其他作品如《阳关曲·春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都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慨。
  2. 原文内容:《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中“绿玉参差傍短楹”一句,形容翠绿的竹子错落有致地倚靠在廊柱上,犹如碧玉般晶莹剔透。这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景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环境中。“高堂清梦已冥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高雅艺术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在静谧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
  3. 赏析解读:通过这句诗,可以窥见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与哲学思考。他不仅仅追求眼前的美景,更注重心灵上的超然与宁静。这种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高尚情操。

高明的《鹧鸪天·题顾氏景筠堂》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诗歌,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高明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