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辞

朝驱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
暮驱牛,下短陂,谷口烟斜山雨微。
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牧童辞》的田园韵味

在唐代,诗人张籍创作了《牧童词》,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七言古诗,更是一首民歌体的政治讽刺诗。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我们可以领略到一幅生动的牧牛图。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农村儿童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所处社会的淳朴民风。

诗人以牧童的口吻,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诗中不仅描绘了牧童放牧时的辛勤劳作,还巧妙地利用时空转换来扩展诗歌的内涵。前四句专注于牧童放牧的辛劳,而诗人巧妙地运用这种对比,将牧童一天的辛勤劳作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相互映照,形成了鲜明的自然景观对比。

李涉的另一篇作品《牧童词》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诗中描述了牧童放牛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朝驱牛”与“暮驱牛”的描写,展现了牧童一天的劳作情景。诗中的“平野春深草正肥”和“谷口烟斜山雨微”等句子,描绘了春日平原的生机与山谷傍晚的宁静,构成了一幅美妙清新的田园风景画。

通过阅读这两篇作品,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田园之中,感受到了那份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和纯朴。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状态,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在唐王朝走向衰落之际,这些民歌体政治讽刺诗成为了记录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

张籍和李涉这两位唐代诗人通过《牧童词》这样的作品,向后人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田园世界。他们的作品不仅富有诗意,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为我们了解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牧童辞》是一首展现田园生活之美的佳作,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是我们理解唐代社会、文化的窗口,它们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