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驱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
暮驱牛,下短陂,谷口烟斜山雨微。
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
【诗句释义】
朝驱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
暮驱牛,下短陂,谷口烟斜山雨微。
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
【译文】
清晨驱赶着牛儿出门,穿过竹门,眼前是一片春天的田野,草木茂盛。
傍晚驱赶着牛儿回家,走到一个小山陂,只见远处的山峰上飘来缕缕轻烟。
采摘了黄精却不愿回家吃饭,倒身骑在黄牛身上吹起笛子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牧童放牛归来的情景。诗中以“牧童辞”为题,意在表达诗人对牧童生活的好奇与羡慕之情。诗中的牧童,他的生活似乎与世无争,过着一种简单而宁静的日子。他的生活虽然朴素,但却洋溢着自由自在的气息,这种生活状态,让人向往不已。
首句“朝驱牛,出竹扉”,描绘了清晨放牧的场景。清晨时分,牧童驱赶着牛儿出门,穿过竹门,迎接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这里的“春深”和“草正肥”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田园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第二句“暮驱牛,下短陂”,则描绘了一个傍晚放牧的场景。傍晚时分,牧童再次驱赶着牛儿回家,走到了一个小山陂边。这里的“短陂”指的是小山陂,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点,可以俯瞰四周的景色。
第三句“谷口烟斜山雨微”,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细雨蒙蒙的情景。当太阳渐渐西落,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云气,整个山谷被一层薄雾笼罩。这里的“谷口”指的是山谷口,是一个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地方;而“烟斜山雨微”则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的山谷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感觉。
最后一句“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则描绘了牧童采摘黄精后归家的情景。当他采摘到足够的黄精后,便不再回家吃饭,而是倒身骑在黄牛背上吹起了笛子自得其乐。这里的“黄精”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黄犊”则是一只有黄色斑点的牛。牧童之所以会如此快乐,是因为他的生活中充满了自然的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