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曲

黄金可致长生药,祖龙已跨蓬莱鹤。
飞廉传得不死方,茂陵已作白云乡。
古来王乔赤松子,不识于今在何许?
人生有死理固然,虽古圣人不免焉。
神仙之说既无据,绿鬓朱颜安足恃。
花前有酒且高歌,百年欢乐能几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神仙曲》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歌,它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作者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李贺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然而,李贺的生活并不顺利,他多次因疾病而去世,这使得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神仙曲》。
  1. 内容解析
  • 《神仙曲》中“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描绘了一幅仙山琼阁、神物云集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仙境景象。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一种认同。
  • “清明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则通过描绘神仙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展现了神仙世界中的和谐与宁静。这里的“斗乘巨浪骑鲸鱼”可能指的是神仙们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驾驭巨大的海浪,象征着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春罗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则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意境,通过邀请王母娘娘共赴盛宴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神仙间的社交往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神仙曲》不仅是李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产物,也是唐代文化和宗教信仰在诗歌艺术中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李贺独特的诗歌风格,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