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永锡

台阁文书静,相过眼倍明。
澹交还有□,远别若为情。
行色随秋薄,扁舟载月轻。
书邮如可寄,休付石头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永锡》是元代文学家张伯淳的作品。以下是对《送张永锡》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送张永锡》的作者是元代的文学家,字师道,号养蒙,出生于崇德(今浙江桐乡)。其祖父和邻居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均有池塘园林之胜,时人称之为“东西二张”。张伯淳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在家族中也以文才著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

  2. 作品内容:《送张永锡》是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描绘了台阁文书静谧,相过眼倍明的景象,以及澹交还有、远别若为情的情感流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3. 主题思想:《送张永锡》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作者通过描绘台阁文书的宁静、澹交还有的情景,反衬出远别若为情的情感纠葛,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以及对离别时刻的感慨。诗中的淡交还、远别若为情等表述,体现了作者深沉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送张永锡》作为元代文学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