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是东州,江南记旧游。
中年偏苦别,薄宦欲何求?
岸北雪仍在,岭头云未收。
阴晴元不定,且泛剡溪舟。
赴浙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赴浙东》是一本由作者于1943年撰写的游记,记录了当时浙东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该作品不仅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实例,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需要了解《赴浙东》的写作背景。《赴浙东》是作者在1943年应浙江省建设厅之邀,赴浙东考察后的写就的一本书。这一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文人常常被征召到前线或后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以收集资料并记录所见所闻。
从内容上来看,《赴浙东》是一本充满个性的游记,它不仅记录了浙东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书中通过对“农事”与“人事”,“宗族之战”,典妻,再醮婚这几个主题的叙述和表现,探讨了民俗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这种深入的民俗描写,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也为研究中国民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赴浙东》的文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该书由生活书店于1943年出版,干练峻峭,个性鲜明,在游记类文学作品中别具一格。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赴浙东》在当时的文坛上独树一帜,成为了一种值得学习的艺术典范。
《赴浙东》的创作背景及其文学价值,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家乡深厚的情感,也展示了抗战背景下中国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这种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艺术成就,使得《赴浙东》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经典之作。
《赴浙东》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