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北楼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共北楼》是元代诗人张伯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单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缥缈楼台十二阑,
    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
    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
    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
    乞得馀光万里还。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共北楼》以楼台的缥缈和壮丽景象为背景,通过“十二阑”的形容,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梦幻感,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政治与文化象征:诗中的“举头人在凤池班”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权力的追求和向往,而“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则体现了诗人对天命的顺从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注。
  • 情感表达:通过“东南民物瞻尧日”和“乞得馀光万里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政治理想实现的期望,显示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

《共北楼》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高的诗歌,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态,以及诗人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