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共北楼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注释:

  1. 缥缈(piǎo miǎo):形容建筑高耸入云,或景物轻飘如烟。
  2. 十二阑:指楼台的栏杆共有十二根。
  3. 举头人在凤池班:意思是说,站在高处的人仿佛置身于皇宫中的凤池班中。
  4. 天风不隔寻常眼:意思是说,即使天风强劲,也不能阻挡人们的视线。
  5. 辰极长依咫尺天:意思是说,时间的流逝并不遥远,就像咫尺之间的天空一样。
  6. 更点分明关政事:意思是说,报时的声音清晰可辨,可以知道是时辰到了。
  7. 规模雄丽厌江山:意思是说,建筑的规模雄伟壮丽,足以让人感到满足。
  8. 东南民物瞻尧日:意思是说,人们都在仰望太阳,希望它能够带来好运。
  9. 乞得馀光万里还:意思是说,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恩赐,让自己的家乡也能享受到阳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景。诗中通过“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而“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最后两句“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希望得到皇帝的恩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