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共北楼
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
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
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
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
注释:
- 缥缈(piǎo miǎo):形容建筑高耸入云,或景物轻飘如烟。
- 十二阑:指楼台的栏杆共有十二根。
- 举头人在凤池班:意思是说,站在高处的人仿佛置身于皇宫中的凤池班中。
- 天风不隔寻常眼:意思是说,即使天风强劲,也不能阻挡人们的视线。
- 辰极长依咫尺天:意思是说,时间的流逝并不遥远,就像咫尺之间的天空一样。
- 更点分明关政事:意思是说,报时的声音清晰可辨,可以知道是时辰到了。
- 规模雄丽厌江山:意思是说,建筑的规模雄伟壮丽,足以让人感到满足。
- 东南民物瞻尧日:意思是说,人们都在仰望太阳,希望它能够带来好运。
- 乞得馀光万里还:意思是说,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恩赐,让自己的家乡也能享受到阳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景。诗中通过“缥缈楼台十二阑,举头人在凤池班。天风不隔寻常眼,辰极长依咫尺天。”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而“更点分明关政事,规模雄丽厌江山。”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最后两句“东南民物瞻尧日,乞得馀光万里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希望得到皇帝的恩赐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