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元夜好。鳌山宴彻,祥烟凝晓。端正婵娟,为我玳筵留照。曾待龙潜旧邸,更欣际、鸿图初造。人尽道。两宫柱石,元真廊庙。
天转右辖星躔,尽向上勋名,历阶须到。商鼎周彝,时奉退朝吟啸。剩有埙篪韵雅,况庭户、纤尘如扫。经济了。长醉遂初春早。
【注释】
1.玉漏迟 :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玉楼春”。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2.寿张右丞 :指张说。
3.太平元夜好 :太平年月的美好夜晚。
4.鳌山宴彻 :在皇宫宴会上摆设的鳌山顶上的彩灯全部点燃,象征着吉祥和喜庆。
5.祥烟凝晓 :祥云缭绕着早晨。
6.端正婵娟 :形容女子长得端正秀丽。婵娟,月亮。这里用来比喻女子。
7.为我玳筵留照 :我在这里摆下盛宴为你留下美好的回忆。玳筵,指珍贵的酒席。
8.曾待龙潜旧邸 :曾经在皇帝的旧府邸中等待。龙潜旧邸,指皇帝旧时的宅第,即宰相的官邸。
9.更欣际、鸿图初造 :更欣喜于国家正开始建立宏伟的事业。鸿图,宏伟的蓝图,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事业。
10.两宫柱石 :指朝廷中的忠良大臣。两宫,泛指朝廷。柱石,比喻国家的根基或支柱。
11.元真廊庙 :指国家的政权。元真,原意为根本,这里指国家政权的根本所在。
12.天转右辖星躔 :天象转动,北斗七星的位置也改变了。右辖星,北斗七星的第三颗星。星躔,即星辰运行到的位置,这里指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
13.尽向上勋名 :全都向上升腾,获得崇高的功名。尽,都。向上,向上升腾。勋名,功勋名誉。
14.商鼎周彝 :商代的鼎和周代的彝。古代的两种青铜器物,常用以象征国家的权威和尊严。
15.时奉退朝吟啸 :常常在退朝之后吟咏长啸。奉,接受;退朝,皇帝退朝,即官员退朝。吟啸,吟咏长啸。
16.剩有埙篪韵雅 :剩下的只有埙和篪这两种乐器的音调优雅悦耳。埙,一种吹奏乐器,用陶土制成。篪,一种横吹类竹制乐器,形状像笛子,一端为孔,另一端有吹口,管身呈半圆筒形。两者合称“埙篪”,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
17.况庭户、纤尘如扫 :更何况庭院内外没有一丝灰尘。况,况且。庭户,庭院门户。纤尘,微小的尘土。这里是说庭院非常干净整洁。
18.经济了 :治理得当。经济,治理;了,完结,结束。这里指国家治理得当,没有灾难。
19.长醉遂初春早 :常常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天里而不觉得晚。遂,顺从;初,始;春早,指春天的早晨。这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赏析】
本篇为寿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所作。当时张说任左丞相兼修文馆学士,与李林甫同相。此词就是为他祝寿之作。
起首两句,写太平元夜的景象,意谓在皇宫里举行的盛大宴会已结束,天空的彩灯也已点亮,预示着吉祥和喜庆的到来。接着两句,描绘出宫中灯火辉煌,祥云缭绕的美丽景象,暗示着新一年的好运即将到来。“端正”二句,写张说在宴会上的形象。他身材高大俊美,气质高雅,举止端庄大方,仪态万千。“曾待龙潜旧邸”一句,暗含张说年轻时曾在皇帝的旧府邸中等待之意。“更欣际”三句,表达了作者对张说为国家建立宏伟业绩的深深祝愿。“两宫柱石”一句,指的是朝廷中的忠良大臣,即张说;“元真廊庙”一句,是指国家的政权。“天转”二句,描写了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寓意着国家政治的变动和升迁。“尽向上”一句,意味着张说将会得到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商鼎周彝”二句,则暗示着张说所受到的尊崇和尊敬;“时奉”一句,则是说张说经常在退朝之后吟咏长啸;“剩有”一句,指的是他的音乐才华;“况庭户”一句,则表明张说的庭院非常干净整洁;“经济了”一句,是对张说治理国家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长醉”一句,则是说他常常沉浸在这美好春光之中而不觉其晚。
全词通过对张说的赞美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美好期盼和对张说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