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昭君出塞图

黄沙漫海燕云高,燕山雪冻春不毛。胡雏生长狞如枭,毡处肉食胆气豪。
角弓羽箭花纹刀,踊跃快马腾飞猱。玄旗树日惊霜飙,云是使者来汉朝。
汉宫佳人颜色娇,蛾眉憔悴发无膏。手挥琵琶响檀槽,声声呜咽写郁陶。
穹庐不暖乡梦劳,边月长照非良宵。天寒赐著灰色貂,双壶滟滟倾蒲桃。
金门玉殿心旌摇,长安烟水空迢遥。群胡踏歌嗾犬獒,自怜耳绝闻箫韶。
画工受赂死莫逃,笔底妍丑移分毫。掖廷旧好恩不交,在胡虽恨宠可要。
宁胡计失令胡骄,干戈万里遗腥臊。庙堂老将蜀锦袍,玉帐坐爵摩赤旄。
兜离碧眼满近郊,凤凰之穴蟠蛇蛟。北风动地吹黄茅,独留青冢狐狸号,流魂千载谁能招?
呜呼,流魂千载谁能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昭君出塞图》是元代诗人张渥创作的一首散曲。下面将深入探讨此作品的多个方面:

  1. 背景概述
  • 历史背景:王昭君,本名王嫱,字昭君,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宫女,因其美貌被选入宫中,后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这一事件不仅关系到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和文化传播。
  • 文学价值:《题昭君出塞图》作为一首散曲,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君出塞的场景,同时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反思。
  1. 内容分析
  • 形象描绘:作品中对昭君出塞时的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如“黄沙漫海燕云高”等句,展现了一幅广阔的边塞风光图。同时,通过对胡族生活的描写,如“角弓羽箭花纹刀”,“踊跃快马腾飞猱”,展示了边疆战争的紧张氛围。
  • 情感表达:作品通过对昭君的外貌和她内心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美丽而不幸的女子的深切同情和理解。尤其是末句“他,强似马嵬坡”,更是意味深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忽视和压迫。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张渥的散曲语言简练、明快,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他的用词精炼,句式灵活多变,能够精确而又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 象征意义:作品中使用了很多象征手法,如“胡雏生长狞如枭”暗示了胡人的野蛮和强大,而“汉宫佳人颜色娇”则突出了昭君的美丽和悲剧。这种对比和象征的使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哲学意味。
  1. 主题思想
  • 女性命运:作品深刻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悲惨命运。昭君的出塞不仅是个人的牺牲,更是一种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无奈妥协。
  • 文化融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昭君的形象成为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结合的象征。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此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都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 社会反响: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首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的反映。

《题昭君出塞图》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精湛艺术技巧和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文化特色以及人民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