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

冰姿玉骨,东风着意换天真。软红妆束全新。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
香肌麝薰。直羞煞海棠春。不殢数卮芳酒,谁慰黄昏。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枝上雨、都是啼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是元代诗人张之翰所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红梨花盛开的画面,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以下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由张之翰创作,诗中描述了红梨花的美丽与赵相宅内的情景。“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这句赞美了红梨花的洁白如玉,仿佛经过东风的吹拂,更显出其自然的娇美。“软红妆束全新”展现了红梨花的娇艳与新装,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力。“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表达了红梨花因为打扮得过于完美而显得有些羞涩的情绪。“香肌麝薰”形容红梨花散发出的香气,令人陶醉。“直羞煞海棠春”,则进一步强调了红梨花的美丽足以让其他花卉黯然失色。最后一句“不?数*芳酒,谁慰黄昏”透露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奈。
  2.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红梨花的美丽与赵相宅内的雅致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句中的“冰姿玉骨”、“软红妆束全新”等用词,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红梨花的纯洁与高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此外,诗中的“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表达了红梨花的含蓄与娇羞,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3.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以其傲骨精神被广泛赞誉。然而,这首《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却以独特的视角,将梅花与红梨花进行了比较。诗中的“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和“香肌麝薰”等句,不仅赞美了两者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理解。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审美体验。
  4. 艺术特色:《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简洁明了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其次,诗歌语言优美,用词精准,无论是描写红梨花的美态还是表达诗人的情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再次,诗歌通过对红梨花与其他花卉的比较,展现了诗人独到的审美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 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这首诗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其次,它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因为美丽无处不在。最后,它也鼓励我们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善良,因为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婆罗门引·赋赵相宅红梨花》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美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深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