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病中对菊

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
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微雨后、一笑相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引·病中对菊》是元代词人张之翰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作者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张之翰,字周卿,号西岩老人,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他在元世祖时期曾历任真定路知事、监察御史等职。至元末至成宗元贞年间,他曾担任松江知府一职。其诗词作品清新宕逸,有苏轼、黄庭坚的遗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张之翰的词作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

  2. 词作原文:当轩有菊,几年不共结清欢。偶然乘兴南旋。却念都城手种,谁兴护霜寒。正闰余秋晚,曾未开残。宦游最难。算长在别离间。不是未逢蓓蕾,早已阑珊。今年好处,恰花近重阳慰病颜。微雨后、一笑相看。

  3. 词作赏析:《婆罗门引·病中对菊》作为张之翰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对菊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词中通过对菊花的生长环境及其与个人情感的联系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特别是“去年好”一句,不仅指代了菊花本身,也隐喻了过往的美好时光,反映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留恋。整体而言,此词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张之翰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4. 文学地位:张之翰的词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流畅,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体现了宋代词人注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此外,他的作品还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婆罗门引·病中对菊》不仅是张之翰词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词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元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