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寄张蓝山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
辞与理,俱能足。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四海如公知己少,有心日日相追逐。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寄张蓝山》是元朝诗人张之翰所创作的一首作品。

在探讨这首词作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

  1. 作者简介:了解张之翰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特点。张之翰是南宋末年的文人,以其精湛的诗词造诣著称于世。其诗以豪放著称,常表现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这在《满江红·寄张蓝山》中得到了体现。
  2. 诗词原文:通过阅读《满江红·寄张蓝山》,读者不仅能体会到词句的优美,还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
  3. 文学价值:分析《满江红·寄张蓝山》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能够加深对其文学成就的认识。如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4. 社会影响:探讨这首词如何影响了后世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其历史作用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满江红·寄张蓝山》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欣赏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养分,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