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故杨景羲

台州三老宿,词赋独风流。
沆瀣漙清晓,锋棱铄素秋。
贯通青琐籍,文与玉堂侔。
谱自关西出,名惭阁上投。
才华唐李贺,敏捷汉杨修。
济济衣冠旧,苍苍气象优。
肩舆过雁荡,税驾住麟洲。
讲解通玄奥,陪从饫胜游。
儗为终岁计,遽作故园谋。
高第才腾骏,诸郎气食牛。
讣闻三岛隔,歌断五云浮。
未赋黄金殿,先题白玉楼。
词章沾后进,德业媲前俦。
恸望巾山碧,凄凉土一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哀故杨景羲》是元代诗人张仲深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

张仲深(约1338年前后在世),字子渊,庆元路(今浙江宁波市)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多与杨维桢等文豪诗友交游,其诗作以冲澹为主,颇具陶渊明的隐逸之志。他的诗歌创作中,常蕴含着对自然之美、友情之深的赞颂与反思,而《哀故杨景羲》便是这种思想情感的具体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还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体现了张仲深对友人杨景羲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台州三老宿,词赋独风流”两句,描绘了杨景羲在台州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他的文学才华独树一帜,令人瞩目。这种对杨景羲个人才华的赞美,不仅仅是对其成就的肯定,更透露出作者对他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同。

从诗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哀故杨景羲》具有一种古典诗词的典型格局。首句“台州三老宿”,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随后的四句“沆瀣漙清晓,锋棱铄素秋”,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清新早晨的景色,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澄明和坚定。这样的写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从诗歌的情感表达上看,张仲深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对朋友的哀思和敬仰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如“未赋黄金殿,先题白玉楼”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尚未取得功名就已深感人生无常的感慨,又展示了对杨景羲才高八斗、德业双馨的钦敬与怀念。这种深情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友情的珍视。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哀故杨景羲》作为一首古诗,其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样不容忽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才华为唐李贺,敏捷似汉杨修”,这些生动的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整首诗的结构紧凑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学技艺。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哀故杨景羲》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环境,以及他们在动荡时期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文化的发展脉络,还能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对当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所启发。

《哀故杨景羲》作为一首五言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还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而言,探究《哀故杨景羲》都是一项富有价值且意义深远的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