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淞江夏伯和自怡悦斋

高人税尘鞅,嗜此林麓居。
空翠眩微旭,石气陵玄虚。
淑景秘莫测,协风与之俱。
燕坐澹忘虑,素怀亦自摅。
外物岂我婴,内境默有愉。
所以君子心,廓然弥八区。
愿持济时术,与云同卷舒。
起作邦家霖,坐见民物苏。
穷固自怡悦,达使俱欢虞。
作诗慰高人,此意将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淞江夏伯和自怡悦斋》是元代诗人张仲深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崇高追求。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仲深(约1338年前后在世),字子渊,庆元路(浙江鄞县)人。他与杨维桢等著名文人有过不少唱和之作,其诗作冲澹,具有陶渊明、韦应物风格。
  1. 诗歌原文
  • 空翠眩微旭,石气陵玄虚。
  • 淑景秘莫测,协风与之俱。
  • 燕坐澹忘虑,素怀亦自摅。
  • 外物岂我婴,内境默有愉。
  • 所以君子心,廓然弥八区。
  • 愿持济时术,与云同卷舒。
  • 起作邦家霖,坐见民物苏。
  1. 诗歌赏析
  • 张仲深的诗歌创作以冲澹著称,善于捕捉自然之美,通过对淞江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 诗中“空翠眩微旭,石气陵玄虚”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林间的清新空气和幽静景色,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 “所以君子心,廓然弥八区”表达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实现了内心的广阔和升华。
  • “愿持济时术,与云同卷舒”反映了诗人希望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愿望,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张仲深在其作品中常常融入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这也是他诗歌的一大特色。
  1. 诗歌影响
  • 《题淞江夏伯和自怡悦斋》不仅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还可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题淞江夏伯和自怡悦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精神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