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小山君子亭

我尝西湖谋卜居,前有水竹后芙蕖。羁红縻翠眩人目,云锦倒映青珊瑚。
归来试问隐者庐,嘉葩美植同纷敷。彩鸾踏空夜不啄,文鸳陨粉秋生珠。
竹秉君子操,莲如君子清。我亭居其中,乐以君子名。
道人寓物不着物,岂唯物美唯德称。满帘花气香馥馥,一亭翠景风泠泠。
愿君志如莲濯淤泥而不染,操如竹拍霜雪而不零。
我今闻之当乞盟,制荷为衣竹为策,迥谢浊世全吾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张小山君子亭》是元朝张仲深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隐者生活的喜爱。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篇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张仲深(约公元1290年—约公元1360年后),字叔明,元代文人,其著作涉及诗文、书画等艺术领域,尤其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
  1. 作品原文与注释
  • 《题张小山君子亭》的原文如下:“我尝西湖谋卜居,前有水竹后芙蕖。羁红縻翠眩人目,云锦倒映青珊瑚。归来试问隐者庐,嘉葩美植同纷敷。”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边寻求隐居之地的景象,以及他看到的自然美景。
  • 注释中提到,“羁红縻翠”形容荷花的颜色鲜艳,而“云锦倒映青珊瑚”则形象地描绘了水中倒影的美丽景色。
  1. 作品赏析
  • 《题张小山君子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还蕴含着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竹秉君子操”和“莲如君子清”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品格的推崇。
  •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题张小山君子亭》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张仲深曾在西湖一带游历,寻找理想的居住之地。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题张小山君子亭》作为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元朝时期文人的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