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客舍

辞乡弹指浃旬过,谩拟长松带女萝。
僧室梦回愁思冗,侯门食罢强颜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双亲鬓已皤。
富贵本来勤苦得,不须弹铗动高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名客舍》是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曹伯启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被荐为冀州教授,后累迁至集贤侍读学士。他的生平事迹在《元史》中有详细记载。他性情庄肃,奉身清约,乐于提携文士。其作品以《曹文贞公诗集》传世,其中就包含了脍炙人口的《大名客舍》这首名作。

《大名客舍》是曹伯启晚年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一个文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考。诗中写道:“辞乡弹指浃旬过,谩拟长松带女萝。”表达了作者离开家乡后,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迅速流逝,而自己却如同攀附在长松上的女萝,无法自立。“僧室梦回愁思冗,侯门食罢强颜多。”则描绘了在僧室中追忆往昔,以及在侯门之宴后的无奈与勉强。

《大名客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了解到曹伯启的文学成就,也能够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