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愁讽杨初开同舍

砚沼依稀照敝袍,雕虫谁制困英豪。
支颐忽起乡关恨,屈指难辞笔砚劳。
眼底圣经浑已碎,阶前儿辈尚相高。
襟怀落落真无那,时自长吟写郁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愁讽杨初开同舍》是元朝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赋愁讽杨初开同舍》的作者曹伯启,字士开,晚年自号汉泉。曹伯启是一位经历丰富的文人,他曾在元世祖至元中被推荐到冀州教授,后逐渐升至集贤侍读学士、御史台侍御史等职,并在泰定初年因年事已高告老还乡。
  2. 诗词原文:《赋愁讽杨初开同舍》全诗如下:砚沼依稀照敝袍,雕虫谁制困英豪。支颐忽起乡关恨,屈指难辞笔砚劳。眼底圣经浑已碎,阶前儿辈尚相高。襟怀落落真无那,时自长吟写郁陶。
  3. 诗词鉴赏:曹伯启在这首诗中巧妙地通过描写自己与同舍者的共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首句“砚沼依稀照敝袍”便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读书环境,但紧接着的“雕虫谁制困英豪”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如“支颐忽起乡关恨”,“屈指难辞笔砚劳”,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辛酸。整体上,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心中的忧愁与不平。

曹伯启的《赋愁讽杨初开同舍》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富有哲理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与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