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景物亦暄妍,纵目危亭意豁然。
花卉临风香不断,溪山过雨翠相连。
杯行醁醑愁何在,兵弄潢池事可怜。
只恐归期春欲暮,夜郎西畔听啼鹃。
春晴承参政贾公招饮府治北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晴承参政贾公招饮府治北亭》是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时分,诗人受邀到府衙北亭宴饮的景象。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曹伯启,这位元代杰出的派诗人,通过《春晴承参政贾公招饮府治北亭》这首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中。首句“天涯景物亦暄妍”便开篇点明,远处的景色明媚宜人,为下文的描述奠定了基调。诗中的“纵目危亭意豁然”更是直接描绘了诗人在北亭中远眺所见的情景,给人以开阔的心境和无限的遐想。
诗歌的后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宴会上的种种情态。“花卉临风香不断”形容了花卉随风摇曳,香气四溢的景象,而“溪山过雨翠相连”则描绘了经过雨水洗礼后的山川更加青翠,自然景色之美让人流连忘返。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诗中也不乏忧国忧民的情感。“杯行醁醑愁何在”,表达了诗人在美酒佳肴面前无法忘却的忧愁。这种忧愁源于他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时局可能带来的不幸的预感。同时,“兵弄潢池事可怜”暗示了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状。
曹伯启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仅体现在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上,更通过诗歌的艺术形式传达给读者,激发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春晴承参政贾公招饮府治北亭》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曹伯启忧国忧民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