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公示诗隐然有确乎不拔之气讽咏之馀再赓高韵略摅愚衷但求免以衰暮赋归后时为耻尔

茫茫宦辙苦萦回,流憩南州月满台。
世味已辞刀上蜜,人情潜效管中灰。
洗杯细酌谁宾主,得句长吟耻炫媒。
食禄平生归较晚,鹓行回顾愧庸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丞公示诗隐然有确乎不拔之气讽咏之馀再赓高韵略摅愚衷但求免以衰暮赋归后时为耻尔’ 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作者从长安(今西安)到同州(今大荔一带),再至凤翔(今陕西宝鸡附近)。在途中,经过新安(今河南新安东),写下了这首七律。

全诗共八句,四联分明。首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全诗的关键句,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对人民的残酷掠夺。颔联“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写战争期间的百姓生活,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颈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也表现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尾联“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是作者的政治主张和个人理想的抒发。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政治倾向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也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它也展现了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