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帽貂裘美少年,圆牌通籍内门前。
新分草地缘游猎,旧赐彤弓未控弦。
银瓮蒲萄春共载,玉鞍骄马日随牵。
穹庐一夜迷深雪,忘却朝天是醉眠。
小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元末明初张昱《小王孙》
在元末明初,一个诗人用笔尖书写着时代的变迁,他就是张昱。他的作品《小王孙》是一首充满历史韵味的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位穿着貂帽貂裘的少年形象,他在内门前的新分的草地中游猎,手中握着旧赐的彤弓,却未曾真正拉弦。银瓮与蒲萄共同承载着春天的气息,玉鞍和骄马伴随着主人的醉眠。穹庐一夜迷于深雪之中,而忘却朝天的是那沉醉中的少年。
张昱的生平颇为坎坷。他出生于元末明初的庐陵(今江西吉安),字光弼,号一笑居士,也号可闲老人。他曾经担任过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和行枢密院判官等职。然而,晚年的岁月里,他的居所因无力维修而破败不堪,直到被明太祖征召至京,才得以厚赏遣还。遗憾的是,他的晚年并不幸福,终年八十三岁。
《小王孙》不仅反映了张昱对生活的热爱,更揭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心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游侠少年的形象,以及他在游猎时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态度。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小王孙》作为元代诗歌的瑰宝之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元末明初社会风貌的窗口,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年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张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