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端古堂,为陆敏赋

女娲炼馀五色石,藏在端溪成紫霞。
天遣六丁神琢砚,梦中一夜笔生花。
品题犹是宣和刻,文具今归陆敏家。
未觉曲江居士老,尚能记事墨涂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端古堂,为陆敏赋》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作。这首诗写于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杨慎因受牵连被谪戍茂州。在流放途中,他经过端木府第,见其堂前有“古堂”,就赋此七律一首。

杨慎(1488年-1559年)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历史家。字用修,号临川居士,四川新都人,故亦称“ 杨新都”。弘治十八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六年任经筵讲官。隆庆元年进侍读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历五年拜礼部尚书。以忤宦官刘瑾被贬为充军。十二年恢复官职,再进内阁大学士。不久罢免回乡。死后追赠太子少保,谥“文忠”。

杨慎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多变。他的诗大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怀。杨慎擅长七言律诗,其诗多表现壮阔的意境和豪迈的情感。他的七绝《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誉为“古今绝唱”,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