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楼船且莫催,当筵有酒更徘徊。
山留倒景日未晚,雪满大江潮正来。
黄叶尽时寻雁荡,丹霞起处望天台。
楚人自觉多秋思,怀抱今因作赋开。
送徐生还台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生还台州》是元末明初张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张昱(1320年—1379年),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和官员 。张昱在元末明初的政治舞台上活跃,历任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及行枢密院判官等职,其政治生涯颇为显赫。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以七言律诗见长,尤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深厚的情感,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原文:徐氏楼船且莫催,当筵有酒更徘徊。山留倒景日未晚,雪满大江潮正来。黄叶尽时寻雁荡,丹霞起处望天台。楚人自觉多秋思,怀抱今因作赋开。
诗歌赏析:此诗首句“徐氏楼船且莫催,当筵有酒更徘徊”通过描写徐氏楼船的停泊,以及宴会上酒香四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接着,“山留倒影日未晚,雪满大江潮正来”两句则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冬日里壮阔的自然画卷,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第三联“黄叶尽时寻雁荡,丹霞起处望天台”,则转向了对具体景物的描写,通过寻找雁荡山与欣赏天台山的奇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最后一句“楚人自觉多秋思,怀抱今因作赋开”则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自己对秋天的感慨与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内心体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内涵、优美的自然景观描绘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送徐生还台州》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张昱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元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