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太医

髯翁邂逅海西边,风采何曾异往年?
谈客过门从取醉,贫家问疾不论钱。
送方龙每乘云去,种杏人曾见虎眠。
此等希奇何足怪,古来医术尽通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梁太医》是一首元末明初张昱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可闲老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官员,曾在江浙行省担任左、右司员外郎和行枢密院判官等职。
  2. 作品原文:首句“髯翁邂逅海西边”描绘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一个名叫“髯翁”的人物在海西边邂逅。颔联“风采何曾异往年”则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物风采依旧不变的感慨。颈联“谈客过门从取醉”展示了一种不拘小节、乐于交友的性格特点。尾联“此等希奇何足怪,古来医术尽通仙”则赞美了梁太医的高超医术和非凡品格,认为他的医术如同仙人一般神奇。
  3.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梁太医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医术,以及他对人的真诚与热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医术和仁爱精神的推崇。
  4. 艺术表现:张昱运用精湛的七言律诗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梁太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如“谈客过门从取醉”、“贫家问疾不论钱”,使得梁太医的形象更加立体,充满人情味。
  5. 社会价值:《寄梁太医》不仅是文学上的杰作,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梁太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医生的风范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医学知识和道德智慧。

张昱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其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历任多个要职,并在晚年归隐西湖寿安坊。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张昱的诗歌中,无论是描述自然风光还是描绘人物形象,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寄梁太医》作为元末明初时期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更高的文学境界,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